慈航远洋 - 感恩|包容|智慧
放下与修行

时间:2016-09-13 13:29 | 作者:网络 | 点击:

【快速阅读】:放下修行的固定时间,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;放下诵读经文数量的执著,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。

 

一、放下修行的固定时间,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;

 

二、放下诵读经文数量的执著,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;

 

三、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。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,你所体悟的,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。就算同样的路,因为走的人不同,感受也不会一样。不要急于去否定别人,证明自己;

 

四、放下别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的争执。无诤是真三昧,一个不能接受别人反对见解的人,永远跨越不了“我执”的屏障;

 

五、放下教导、帮助、度化别人以显表“成功”的念头。别人若因自己的话而受益,功不在己,那是善缘成熟,是他人有智慧可以接受。好为人师者,必生大“我慢”;

 

六、放下所做的种种功德和好事。心无所住,一切都已过去。“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”执着行善和功德,也是一种“贪”;

 

七、放下与大德法师结缘的“资本”。大德的智慧和成就,并不代表你自己的境界。光环是老师的,就算你借光沾了老师的名,如果自己不认真修行,仍是自欺欺人;

 

八、放下想让别人认可的心。有求皆苦,心若为外物所挂碍,就有恐怖担忧。不要事事都想让别人认可,人与人间的思维层次是不同的,凡事直心而行,尽心努力,无怨无悔,随缘自在;

 

九、放下名相上的修行。不要认为修行就高人一等,甚至连“修行”的念头都要放下。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真正的修行是在六度万行中“无修无证”,没有“我”在修行,没有所修之“法”,也没有所得之“果”。外无人,内无我,中无法,平常心是道。
 

(责任编辑:慈航远洋)

Copyright © 2015 cihangyuanyang.com. 慈航远洋 版权所有
京ICP备09009187号-1 |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37号